首页 > 企业 > 企业风采

厚积“博”发!这些“最强大脑”因何筑巢萧经开

104次阅读 2024-06-07

从1到4400!

博士后争夺战,杭州凭啥赢?

一场“博士后”争夺战正全面打响。重庆上月面向全球推出5016个博士后岗位,最高年薪达120万元。紧接着青岛发布今年博士后岗位,“释放”需求1508个。更早前山东、湖南也陆续发布2024年博士后岗位,其中山东计划招聘4000人,湖南需求超3000人、同比增长50%……视线转回身边。

今年,浙江计划招收博士后5066名。去年,这一数据为3975名,增速达27.4%;杭州的博士后“家底”更是雄厚。近期,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文件显示,杭州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400余名,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总数达135家,占全省30%,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阵营。就业形势复杂的大背景下,博士后招聘需求“走高”、各地建站热情持续攀升,这也让人不禁要问,这个群体为何这么“吃香”?省市纷纷“走马求贤”的背后,杭州又祭出了哪些“王炸绝招”?


做博士后,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超级学霸”“神一般的存在”,这是外界对博士后群体的第一印象。比如说,北大“韦神”韦东奕就做过博士后。

中国博士后起势“成军”的背后,是“世界第二”的现实——据人社部消息,截至2023年,我国累计招收博士后34万人,坐稳世界博士后第二大国。注意,听起来比博士更“牛”的博士后,并非一个学位概念。在我国,博士后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工作的人员。做博士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小编和萧经开湘湖实验室的黄钦成聊了聊。

3.jpg

从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黄钦成于去年6月进入萧经开湘湖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他的研究对象,是各种虾。“罗氏沼虾、红螯螯虾都会研究,主要就是研究虾的亲体营养强化与幼体开口饵料替代等方向。”黄钦成介绍。养殖车间、办公室、实验室,这是黄钦成工作的“三点一线”。这几天,他正在湖州育苗基地进行课题研究。简单来说,黄钦成要攻克的难题是:如何让虾苗产量高、长得快、活得好。去年,他成功申请到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千万别小看这个课题,背后藏着大学问:据业内数据,目前全国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约40万亩,年产值200亿元,其中70%的虾苗源自浙江——“浙江熟,天下足”,对爱吃罗氏沼虾的“吃货”来说,这话没错。

如何持续“做大做强”浙江水产产业核心竞争力?湘湖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们正在努力。在湘湖实验室顾志敏专家团队,像黄钦成这样正在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的博士后共有5名,另还有1名博士后已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正在办理入站手续。“其他同事还有研究鳜鱼等其他经济鱼类的,团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解析鱼虾生长、抗逆等主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筛选鉴定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主效基因或调控元件。希望在未来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攻克一道道产业难题。”黄钦成说。

在湘湖实验室,博士后们的课题申请和基金申请书络绎不绝,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项目报上来。自2022年11月获批博士后工作站以来,湘湖实验室已累计招收博士后64人,现已入站45人。作为浙江布局建设的唯一一家农业领域省实验室,湘湖实验室今年成功入选2023年度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类似湘湖实验室这样的高能级实验室及科研机构,正是吸引博士后“入杭”的重要砝码。比如去年年底设立的湖畔实验室(阿里巴巴达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首日便公布了“3年培养超过100名博士后”的小目标;2018年获批的之江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更是已累计招收博士后400余人。

萧经开湘湖实验室是经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农业核心种质资源生物制造与生物互作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研究总体定位,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浙江重大需求,培育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